2020年4月5日 星期日

瘋狂亞洲富豪 觀後感


這幾天是清明假期,我終於有點時間好好休息,順便寫篇文章,不然真的不知道下一次更新是猴年馬月了。在深圳這裡的工作說有趣是有趣,但是處理的鳥人鳥事更多,說真的也有不少事可以拿出來分享,不過鑑於簽了一大堆保密協議,實在懶得追究什麼能講、什麼不能講,也許等我離開現在這個崗位再說吧!

我很喜歡看電影,也很常看各家影評人的影片,前陣子有部非常棒的神片「寄生上流」,於是我除了看完這部電影,還找了一些影評人做的影片來看,結果看來看去還是自身跟韓國有點關係的人講得最好,比如說哇薩比抓馬 (留學韓國的中國學生) 及 HimmTV 韓國讚養 (在台灣的韓國人)。這就讓我想到兩年前某部跟新加坡有關的電影:瘋狂亞洲富豪,網上的影評並不多,剛好我當年觀影時做了「不少筆記」,這次就來跟各位聊聊這部電影吧!

瘋狂亞洲富豪是 2018 年的喜劇電影,本來我對這種平淡無奇的主題是一點興趣也沒有,但太多人問我這個新加坡的留學生有沒有看過此片,所以在某次從新加坡返台的飛機上看了,後來也在家裡用 Apple TV 租片與家人再看一次。這部片子在網上的影評不多,在歐美的票房還可以,但在亞洲區就不怎麼樣了,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它除了把新加坡及華人的文化「過分吹捧」及「以偏概全」的亂入一氣,劇情本身沒有任何深度可言,說老套都是過譽了,在我這個實際住過新加坡的中華兒女眼中反而看出了反諷,而且也體現出西方人對於中華文化的半吊子理解,講難聽一點,實在讓人想吐。


主人公背景
由於故事本身只是個新加坡富家子弟為了參加自己好友的婚禮,同時介紹自己的華裔美國女友給家人認識,回到自己「富可敵國」的新加坡老家,因為門當戶不對等等陳腐觀念使得女友不受家人待見,而後又以一些老套劇情冰釋前嫌,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老梗,所以我就不講劇情經過了,只把一些有意思的點跟各位分享。


故事從女主角講授的課堂開始,她是一個年輕優秀的大學教授,然後男主角出來約他,兩人就這麼去了咖啡廳聊天,並談回家參加親友婚禮的事,順便打算把男方的女友介紹給他的父母認識。非常簡單粗暴無鋪墊,問題是男方在美國做什麼的?怎麼跟女主角認識的?都沒有交代,就像謎片直奔主題的感覺。在這段談話中,一堆跟蹤的狗仔發著 WhatsApp 訊息,所以這事立刻就傳到新加坡的媒體及男方母親的耳中。我不知道這劇本是誰寫的,都不覺得有邏輯問題嗎?一對看起來已經熟識的情侶 (交往一年多了),怎麼可能狗仔到了今天才在發這種「爆料新聞」?除了 WhatsApp 很接地氣,短短開場幾分鐘就可以知道這片子對於細節的把控水平很低。


至於為什麼說 WhatsApp 很接地氣呢?如果你在新加坡生活過,應該會發現這裡本地的年輕人無時無刻都在發 WhatsApp 訊息,拿起手機就是打開 WhatsApp,不然就是打遊戲。LINE 跟 Facebook Messenger 的市占率都遠遠不及 WhatsApp,而 iOS 獨占的 iMessage 也是熱度一般。新加坡人大部分只用兩種手機:iPhone 及 Samsung,總之就是買最貴的牌子 (我問過本地人,他們說新加坡人喜歡一次到位買最好的,收入水平夠高不在意多花一點),但儘管 iPhone 的市占率已經高得不行,大多數人還是愛用 WhatsApp,iMessage 次之。這部份跟東亞洲人的習慣有很大的不同,像我對西方國家的 IM 軟體都沒什麼好感,原因就是他們的 IM 軟體真的「很無聊」,雖然我對於 LINE 這個通訊技術水平極爛的「貼圖販賣機」很不滿,但確實是有趣啊,很多時候一張貼圖勝過千言萬語,而那些西方人在幹什麼?搞表情符號,或是像 iMessage 搞全屏的噁心特效,幽默的點我完全抓不到。每次 iOS 更新裡還要把表情符號的更新也加進去,我只覺得浪費版面,而且這些老外都沒發現某些表情符號在不同系統上會顯示不同的圖案嗎?也就是這種文化差異,所以 LINE 完全打不進歐美市場,而 iMessage 及 WhatsApp 在亞洲也沒啥人用,唯一的例外就是新加坡,就連他們的鄰居:馬來西亞也不是 WhatsApp 的腦殘粉。是不是有人發現我沒講微信?基本上除了新加坡之外,中國及東南亞基本上都是微信的天下,新加坡人不是根本不用,不然就是為了中國朋友 / 同事 / 客戶勉強裝一下,但不是主力用途。會造成這樣的原因是,除了新加坡人的思想本來就比較西化之外,另外一點就是很多人都對微信有錯誤的認知,以為它是中國監控言論的工具,殊不知如果註冊地不同,開放的功能及用的伺服器都是不同的,我跟中國朋友及馬來西亞朋友作過實驗,其實關鍵字屏蔽只發生在中國網友的微信裡。不必自作多情,微信光是為了與大陸網友的假性關鍵字鬥志鬥勇就已經夠煩了,還管你這外國人講垃圾話?像 Koobii 鬧大學的某期影片,就有某「大學生」說看愛奇藝會被習近平監控,真是智商堪憂。如果要體會什麼叫被政府監控,你得來大陸生活且加入實名制的行列,到時候就會知道講這些網路的東西都太幼稚了。


男主角的家族
首先大家應該知道新加坡是一個華人社會,雖然我感覺他們的文化及思想已經不像華人了,但長相跟血統是騙不了人的,可是偏偏這部片就找了一個不知道哪些血統混出來的人當男主角,一看還以為是北印度人 (其實是馬來西亞人,但這又很好笑了,馬來西亞華人這麼多,英文好的多得是,長得也是標準華人面孔,為何要選這混血的傢伙?),但有趣的是他的親友一個個都是典型的華人面孔,這是基因突變嗎?如果是那個從未露面的男主角老爸血統差很遠,但他爸那裡的親友也一個個都是華人面孔,這又怎麼解釋?


關於他們的親友就更逗了,我深深覺得這是編劇對於新加坡土豪赤裸裸的嘲諷,新加坡政府「有關部門」(這是某神州大地上的慣用語,我這就不明講了,科科) 是笨到看不出來還是進入新加坡的電影都沒有審核?新加坡是一個沒有資源的小國,為了得到國際的認同,新加坡政府一向很積極參加各式國際比賽,比如創意建築物的比賽 (你會看到新加坡市區很多造型獨特的建築,那些可能都是得獎作品),面向外國人的機場也是華麗至極 (比如說 Jewel Changi 的人造瀑布),至於能宣傳新加坡的影視作品當然會全力支持。

但只要有長眼的人都看得出來,劇中除了男主角的堂妹張雅絲 (上圖左) 之外,其他都是有錢但沒水準的勢利眼或爛人,一點也沒有上流社會的氣質,這種水平難道不是在諷刺新加坡的有錢土豪?唯一正常的張雅絲 (以華人傳統冠夫姓,也稱梁張雅絲) 也因為老公嫌她身分地位太高、事業又成功,為了配上她而很有壓力,結果就出軌了;男主角好友的未婚妻 (男主角就是為了他們的婚禮回國) 包下一個海島搞姊妹奢華 party (如下圖),結果看到的是那些與會的富家小姐表露出滿屏的貪婪與沒水準,總而言之這些人裡面幾乎沒有一個是正常的。




米其林路邊攤?


有看過我的舊文「論處處以成本為第一考量的商業模式如何摧毀一個國家的飲食水平」的人就會知道,新加坡不是沒有美食,而是沒有平民美食,不然就是要找「異類」。而大多吹捧新加坡的媒體或自媒體 (比如部落客或 Youtuber) 最噁心的就是他們都拿「異類」在吹,造成外界對新加坡的錯誤認知,好像遍地都是美食?(如果聽說某美食是個小吃,就會引導一般外人產生這種印象) 事實上完全不是如此。片中說新加坡有著全世界唯一獲得米其林的小吃,我不否認這點,但那獲獎的小吃並不是特有的食物類型,很多家都有賣,你可以去全島那「唯一」的一家拜訪看看,多半排隊排得要死,而且排到了之後還有「吃起來沒感覺比較好」的可能性。我永遠不會忘記某次實驗室的本地人推薦一家雞飯,說非常非常好吃,於是我們一行人帶著來交換的法國學生一起去吃,生意很好所以排了超過一個小時,結果換來了不怎麼樣的體驗,真是丟臉丟到法國去。


男女主角與男方母親的針鋒相對每一幕都被影評人大肆讚揚,我先不提他們講話有沒有深意,我看到的是與新加坡文化的牴觸。你們劇組有沒有考察過?新加坡人基本不吃水餃,本地人賣的水餃都是配角,品質上就是垃圾,幾乎沒有例外,做得還行的都是去新加坡開業的中國人或台灣人。你搞著一大家子人在包水餃,口裡說著英語,男主角還是個混血,到處是違和感。拍片前要先做功課,馬來西亞華人也很少吃水餃的,男主角甚至不是馬來西亞華人,怎麼可能會那樣坐著包水餃?片裡還提到「傳統文化不傳承便會消失」,你們知不知道新加坡的華人文化已經沒剩什麼了?比如說場佈常常掛白布,我在 IG 上也提過兩次 (連結 1連結 2),根本就像另一種文化了。


外國人眼中的亞洲
從上面論述,應該可以知道我對這部電影的反感主要來自於文化層面 (片子本身沒深度我都能忍),身為一個正宗的中華兒女,在跟華人文化有關的電影裡我會希望看到真正的中華文化,但很可惜地,近年來在大螢幕上看到的都是假貨,都是「外國人眼中的亞洲」,或者更具體地說:「外國人眼中的華人文化」。


我不知道多少人有在美劇裡看過華人角色,基本上比黑人還要慘,大多都是蠢蛋、黑幫等等不入流的角色,連個正常人都很難找。比如說此片中有出鏡的歐陽萬成 (如上圖),在美劇 "Silicon Valley" (矽谷群瞎傳) 中飾演一個英文不好且智商堪憂的蠢蛋,作為該劇唯一的華裔演員,他的角色充分代表了該劇組對華人的歧視。另外,在美劇裡看到演員說中文絕對是個折磨,因為都是中文學得不怎麼樣的老外及華裔演員在說中文,真心覺得沒本事國際化就別亂搞。


我在新加坡待了五年,對於那裡的中西文化融合深有體會,但我不得不說,華人文化是越來越淡了,所以我對於這些老外 (你說導演是華人?他是在外國長大的華裔,拿單一的美國籍呢) 把新加坡當作華人文化的代名詞,心中有無限的牴觸。就我看來,新加坡除了英文好,跟這些老外比較好溝通之外,根本就沒有資格幫這些外國人拍有關華人文化的電影,不然就明講新加坡文化,別扯華人文化,更何況這些主力演員沒有一個是新加坡華人,反倒是某些配角的 Singlish 還比較接地氣,即使在我眼裡很多東西本就不應該用英文來說 (你來新加坡見識一下中醫就會了解了)。


在影片中我看到一堆華裔演員講著生硬的中文 (東南亞華人的說法是「華語」)、楊紫瓊諷刺美國文化是個人主義,我們華人比較重家庭,還用閩南話講了句「自己人」(她跟女主角說她是美國人,永遠都不會是她們的自己人) ... 等等,心裡只覺得噁心。你們想以華人文化配上一個很老套的劇本,就該把文化的部分做好,難道不知道中國有多少土豪?還怕找不到真正的華人富豪?不然就拍馬來西亞或日本韓國的富豪啊,反正都是亞洲人,幹嘛選一個中不中、西不西的地方,還想假冒全世界人數最多的華人文化?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 Marvel 下個階段的華人英雄「上氣」一片裡,找一個跑龍套的華裔加拿大人來當主角,中國這麼多優秀演員是看不到嗎?還是上氣的故事本來就是拍在國外生活的 ABC?要拍華人相關的電影就該找道地的華人,而不是那些連華語都講不好的二線演員,這無關民族主義,而是對於異國文化的尊重,對這個話題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以下兩部影片:


所以,有沒有發現誇獎這部片的人大多是外國人?或是對新加坡有著錯誤幻想、甚至沒動腦只把它當作一般愛情片的人?真的,咱們華人已經不是東亞病夫 (這些老外再不帶口罩嘛,看看最後誰被團滅),也沒那麼窮了,還有著全球最大的市場,這還不能讓這些想賺華人錢的老外放尊重一點嗎?

當然,對於某些濫用民族主義的片子,如「戰狼二」則更是噁心,而「葉問」系列也有些許這樣的問題,這些下次再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