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界發生了很多事,讓我們不得不回頭思考 "自由"、"市場"、"利潤" .... 等現實面的問題,另外,"大廠" 的迷思也應該再次修改過來。
Google Reader
讓我們從幾個案例來聊一聊吧,首先是 Google Reader 的關站,雖然我從未使用這個服務,但宣布關站後的反彈聲浪之大可能遠超過 Google 及你我的想像。Google Reader 是什麼東西呢,其實它就是一個線上 RSS 閱讀器,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登入並閱讀你所訂閱的 RSS 新聞。聽起來沒什麼,因為 RSS 閱讀軟體有一狗票啊!選擇多到記不住了,那 Google Reader 掛了有什麼關係?問題在於兩點:
- Google Reader 是個 "跨平台" 的 "線上服務":這一點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很大的誘因,因為你不用安裝軟體 [1],而且用哪一台電腦都能閱讀訂閱的文章,相較於其他 RSS 閱讀器在先天上就有優勢,如果哪天突然不能用了,使用者一時會難以適應。
- Google Reader 有提供遠端存取的 API:這一點看似是開發者的事,但各位不彷想想,若你所使用的 RSS 軟體是以 Google Reader 作為內容來源 (事實上,這種軟體超多,因為 Google 幫你做好了核心功能,幹嘛不用?),它一關閉不就連帶地讓你的軟體也仆街了嗎?
ZEEK
這本廣告刊物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就已經好好地 "清算" 過了,然而就算它再糟,好歹舊的青蘋果雜誌還在,結果在某一次更新之後變成上圖那樣 .....
嗯,我之前還不把重點放在軟體問題,因為論閱讀體驗只要不要太誇張我都可以接受,而在青蘋果轉到 ZEEK 之間的過渡期逼使用者重新下載,這些我都可以忍,至少不是完全沒救。可是這一次的出包就讓我感覺是故意的,因為就算 ZEEK 官方想省下青蘋果舊刊檔案的維護成本,也沒必要讓使用者完全無法讀取已經存在於 iPad 中的舊刊。你說可以等看看官方會不會更新軟體?我個人認為是不用笑想了;至於像前一次一樣砍掉重新下載?你認為還下載得到嗎 ....?(不過檔案堆在 iPad 中也不能看,遲早也是要刪掉的)
這個事件再次暴露出 App 或書報攤雜誌的大缺點,有空再來聊這部份。
Ads on Mobile
我相信大多數的行動裝置用戶都看過內嵌在軟體內的廣告,有些人會選擇無視,有些人則是付費將其清除 (很多軟體之免費版跟付費版的差異只是廣告的有無),更有甚者是安裝 Adblock 之類的軟體將廣告擋掉。
大家都知道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的道理,開發者也要生活,所以沒有收入實在不行,然而不想付錢是人的天性,再加上像 Android 平台盜版氾濫,故附夾廣告的免費 App 就越來越多,而且不少 Android 用戶還很自豪他們的 App 都不用錢。可是,內嵌廣告的代價也很明顯,姑且不提個資洩漏等隱私問題,電池的耗電量大增可能才是讓使用者最有感覺的影響。此類新聞層出不窮,甚至每隔幾個月就會報一次,不過可悲的是使用者也無計可施。
為什麼廣告會這麼耗電呢?這要從移動廣告的原理說起,不過簡單地說就是 -- 廣告是從廣告公司的伺服器發出,不僅需要網路連線,而且移動廣告跟網頁廣告不同,它在運作時會傾向追蹤使用者的位置,所以就非常耗電,因為手機中最耗電的服務就是 GPS 地理位置追蹤。這一點在 iOS 上能有很好的控制,但在 Android 上則不然,背景運作的不肖廣告可能會吃掉你大半的電力 [2],也正因如此,Android 上的 Adblock Plus 就變成了 "必備" 軟體。可是,近期 Google 的 "德政" 再添一樁,也就是移除 Google Play 上的 Adblock Plus,是什麼原因應該不用我多說了。
==============
還有很多例子,包括前陣子宣布關站的 Posterous 也是,各位可以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如同某 Apple 網站站長跟我說的:
可是它們免費啊~
是啊,"免費",去你 X 的免費。
當然我不是說免費不好,我也喜歡免費的東西,能不付錢誰想付錢對吧?可是社會是現實的,一分錢一分貨,過度地要求免費只會害了自己,而且我認為免費會產生很多問題:
- 用戶的權益受損:之前在 Google 討論區常有耳聞有人的帳號莫名其妙地被 Google 停權,或是整個信箱掛掉之類的慘劇,但我永遠記得某位網友的經典留言 -- "對 Google 來說,你只是用戶,不是客戶"。這句帶有蛋蛋哀傷及無奈的話充分地表露出免費服務的問題,因為你沒付錢,提供者自然不會有動力提供多好的服務 (就像公司不發獎金,大家的工作效率就低落是一樣的道理),而且你去申訴也沒什麼用,這一點用在 ZEEK 的例子上也適用,因為內容爛軟體爛都能用 "免費" 這個藉口裝死。
- 服務的不穩定性高:講白話一點,就是這玩意不賺錢,或是沒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遲早都要收掉的,再不然就是服務品質越來越差。這一點最好的例子就是上面提過的 Posterous,以及兩年前宣布停止服務的免費書籤同步服務 Xmarks,這兩個事件都造成不小的影響,可是網路服務就是這樣,不管它再好用,撐不下去就是死路一條 (不過 Xmarks 後來找到金主了),甚至我不諱言地說,如果 Facebook 沒有買下 Instagram,縱使 Instagram 已經紅到發紫,掛掉也是遲早的事;而 Evernote 這個免費服務在早期也曾瀕臨破產,要不是後來得到投資人的融資,它早就消失在市場上了,其中有些付費使用者更直接表示 -- 他們是希望 Evernote 不要倒掉,所以才付費的。此類例子族繁不及備載啊 ... 像是不賺錢的移動系統、神級 BT 代抓網路磁碟 Miroko (已掛點) 及爹娘不愛又沒賺頭的 Google Reader 都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
- 免費造成獨佔:聽起來有點弔詭,不過這就是 M$ 及 Google 此類大企業常在做的事,最早的先例是哪個我不敢確定,但大家一定記得 Netscape 是怎麼死的,它就是被 Windows 內建的 IE 給害死的!然後在 IE 獨佔市場之後就開始擺爛 .... "免費" 本身並沒有錯,但對於同性質的服務有殺傷力是不爭的事實,如果該付費服務真的太貴了,讓免費服務 (或軟體) 出來跟它競爭絕對是好事,但是很可惜地,目前我看到的都是 -- 利用 "免費" 把對手打垮,然後獨大了就擺爛,甚至某天看不順眼或是嫌它沒賺頭就把它作掉。這方面 Google 可是佼佼者,像是 Video (Youtube)、Places (Yelp)、Shopping (Amazon)、Wallet (Paypal、Square) 以及最近推出的 Keep (Evernote) 等等都是同樣策略下的結果,幸好 Google 的山寨貨一向都做得很差 (包括自有規格),所以尚未造成太大的遺憾,至於不山寨直接收購的服務也沒好到哪去,除了 Youtube 有很多商業價值之外 [3],其他的也是擺爛或被消滅,比如說著名修圖軟體 Snapseed 被 Google 收購之後雖然變成免費,但改版後的 icon 變得很醜不提,最近其桌面版本已經被 Google 幹掉了 [4]。
老祖宗告訴我們:"不要錢的,常常是最貴的",真的是千古恆言啊 ...
附註
1. 雖然有人說 Google Reader 的介面很醜,他們都是用其他軟體去讀取 Google Reader 的內容 ....
2. 之所以說 "不肖",是因為移動廣告有好幾種形式,而且廣告公司也有好幾家,性質都不同,所以廣告的 "毒害程度" 會差很多。
3. 事實上我很好奇有多少人會去點 Youtube 影片中的廣告,應該比網頁還少吧,而且大家要知道 Google 為了強推 Google+,已經把 Youtube 本身的社交功能削弱了。
4. 關於被 Google 收掉的服務,我這裡有兩個有趣的情報:
- Google下一波「清倉計畫」,旗下五項服務恐將關閉
- Google Graveyard (原站已失效,我找到一個韓國人的網誌,大家看圖就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