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Windows 9 is coming ?


前陣子偶然看到一篇新聞,內容沒有透漏太多細節 (在傳統桌面執行 Metro 程式?),簡單的說就是微軟即將在明年四月發表 Windows 9,而今年四月的開發者大會將成為新版 Windows 的預覽大會 ....

Well .... 很多人看到這新聞的第一印象可能是 -- "啥?又要更新系統啦?" 然後隨之而來的就是一陣幹譙。其實我倒覺得反應不用如此之大,但消費者們之所以對新版 Windows 有負面的刻板印象也是情有可原,因為微軟的前科實在不少:
  1. 更新費昂貴
  2. 新版系統有軟體相容性問題
  3. 新舊版本的使用者介面差異太大
  4. 新版系統太吃資源,逼迫使用者升級硬體
其實上述幾點有些是非戰之罪啊,比如說第四點就是很好的例子,哪個新系統不加入新功能?增加新功能怎可能完全不增加系統負擔?除非你愛用閹割版 Windows,但這個需求微軟也能滿足你啊 (連 Apple 都做不到呢)。

追根究柢,就是因為微軟前些年仗著 Windows 市佔率高,擺爛裝死過久造成的。回想當年,2001 年發售的 XP 距離下一個新系統 Vista 居然隔了六年,簡直就是科技界的奇蹟,這樣的結果造成上述 2, 3 點的慘況,也難怪在 Windows 8 問世之前,消費者對其已有先入為主的恐懼感。

然而,在上市之後,用戶們又再一次證明他們並非多慮,因為就我周圍朋友及眾多素未謀面之網友的經驗,Windows 8 除了 Windows 的死忠粉絲之外,幾乎沒有正評。就其原因很簡單,我在之前的數篇舊文也不只一次提到,就是桌面系統及移動系統的使用體驗本來就不相同,硬是把兩者融合只會顧此失彼。相較之下,Mac OSX 的作法就相當保守,比如說只將檔案透過雲端同步的方式無縫接軌,而各自的操作模式基本上沒有改變。唯一比較明顯的改變就是 "滑鼠滾動" 的模式了,但至今我依然認為這項改變不是很恰當,因為手指與螢幕並非直接接觸,用 iOS 觸控的捲動模式反而不甚直覺,更別提使用一般滑鼠的用戶,這所謂的 "自然" 捲動方向對他們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至高無上的 "開始" 鍵

基於對 Windows 8 的好奇心,我在公開測試期間下載了試用版來玩,而且也寫了簡單的測評 "Windows 8 Preview 初體驗",裡面提到大大小小很多問題,包括找不到關機鈕的詭異現象已經被報導可能會在 8.1 版解決,而這些都比不過最常被討論的 "開始" 鍵。


上圖的奇觀也算是 Windows 陣營的一貫特色了,然後又聽說微軟可能會 "很孬地" 加回以往的 "開始" 鍵,讓我覺得這系統可能真的沒救了,幸好最後沒有這樣做。

為何我對那則消息的反應不是歡呼而是覺得它沒救了呢?(T 客邦要我們歡呼嘛,科科) 因為我認為 Windows 8 代表微軟公司一個大膽的嘗試,這十多年來,Windows 的使用介面、操作邏輯甚至是程式 framework 幾乎沒有改變,加上最近正逢移動設備的衝擊,是時候為 Windows 注入一股新血。然而歷史包袱太多,周邊廠商不配合加上消費者一向不願意付出太多升級成本 (這裡的升級成本不只是錢,還有使用習慣的改變),使得這條路特別難走,之前在 Vista 不過是換掉半個外殼,就一堆人嚷嚷著說不會用,這次的 Windows 8 幾乎把九成九的皮都剝了,也難怪使用者不買單,微軟的確該仔細想想如何讓升級後的陣痛期越短越好。

回到 "開始" 鍵的討論,老實說我完全不了解這個鍵為什麼這麼重要,雖然我承認每次我使用 Windows 時都會按這個鍵,但這不代表它是必要的,而是之前 Windows 的設計太差,才讓它的存在變得至高無上。仔細想想按 "開始" 鍵的目的吧,其不外乎是:
  1. 啟動程式
  2. 開啟檔案總管
  3. 關機或重新啟動
(其實還有 "桌面搜尋" 可用,但有感於 Windows 的搜尋功能實在太爛,所以沒啥人用也正常) 定眼一看上面三點,有哪一點是不能取代的?比如說關機鍵已經確定會被放在 8.1 版介面的右上角,而檔案總管的快捷方式更是要多少有多少,唯一比較麻煩的是啟動程式的選單,引用我某篇舊文中的話:

(進入 Program Files 資料夾後) .... 這就是 Windows 跟 Mac OSX 最大的差別之一,而且到現在還是 "不知不覺" -- Windows 的軟體是用發行公司的名稱去排列,而不是軟體名稱!所以為啥 Windows 需要 "開始功能表"、"程式集" 以及雜亂的 "桌面捷徑"?因為 Program Files 檔案夾根本形同虛設,裡面簡直是一團亂,進去看也看不懂,跟 Mac OSX 的 Applications 資料夾有天壤之別。

所以 .... 這一切都是 Windows 自己種下的因,然而 Windows 8 不是試著用 Metro 介面的 "動態磚" (Live Tiles) 去解決嗎?這就是微軟原先的計畫,而且可以順便強推 "移動系統" 的 Metro UI,一舉數得。不過,就算不使用 Metro 介面,從螢幕右上角啟動的搜尋介面裡也可以看到程式選單,使用者根本沒有損失任何東西。可惜,消費者完全不領情,因為 Windows 平板賣得太差,享受到 Metro UI 便利的人不多,而使用傳統桌面的人操作 Metro UI 不如觸控平板直覺,甚至連左下角 (開始功能表) 換到右上角 (搜尋選單) 的習慣都不願意改,所以就變成現在的局面。而關於搜尋功能我想說 ... 省省力氣吧,微軟你自己的前科已經成功教育使用者不使用搜尋的習慣了,很多人看到搜尋框都直接略過,以上種種用一句成語來概括就是:先天不良、後天失調。


前陣子又看到一則新聞,其公布了 Windows 8.1 的預覽圖 (如上圖),看似一般桌面環境與 Metro UI 有了更好的融合,而且提供 "開機後可以直接進入一般桌面" 的選項!以上策略都再再地降低新舊系統過渡期的陣痛,我個人抱持著樂觀的態度,畢竟 Windows 8 的創新大家都看在眼裡,就算它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但就它本身的獨特性來說,若只是因為一些膚淺的原因而沒有繼續發展下去,實在是蠻可惜的。所以,我很慶幸微軟的工程師沒有因為盲目群眾的叫囂就把那混亂的 "開始" 鍵加回去,而是以其他方式去補完該有的功能,這點是值得讚許的,不能擇善固執的公司只會隨波逐流走向山寨之路。


Windows 8 真的那麼差?

眾所皆知,Windows 8 自從推出之後就彷彿過街老鼠,至今早已被罵成篩子,不過我個人倒是沒有特別的感覺,因為 Windows 本來就很落後,如果說眾人推崇的 Windows 7 (甚至是 XP) 屬於是正常水準的系統,那 Mac OSX 豈不是幾十年後穿越過來的?所以絕對的好壞就不用比了,直接來聊聊 Windows 8 的兩項重點新功能:

1. 動態磚


動態磚可說是 Metro UI 的骨幹,在此先不提它的缺點,光從功能面上看,iOS 7 的 "偽" 全多工其實就類似動態磚的概念,它允許程式自動在背景更新狀態,並兼顧續航力。但動態磚做得更多一些,因為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圖示,而是一個可以動態顯示程式當時狀態的方框,這完全把 Android 那些彆腳又混亂的 Widget 打趴下了,因為它巧妙地將 App 與快捷 Widget 融合在一起,而且完全符合 "Metro" (地鐵) 看板的設計理念。


可惜的是,Metro UI 的程式必須要重新改寫,而 Windows 已經原地踏步太久,開發者根本懶得將程式改版,所以多數人的動態磚就像上圖一樣形同虛設。大家知道絕大多數的 Windows 程式都可以通用 Win 2000 ~ Win 7 嗎?(其實 Windows 軟體的相容性問題真的很小) 微軟始終不敢斬斷過去,所以不僅用戶懶了,連開發者都懶了,另外也延伸出一個問題 -- 用戶很難在第三方程式中享受到新版系統帶來的好處,什麼 API、SDK .... 這些在 Apple 開發者圈裡最常被討論的東西,每年都在更新,但在往年的 Windows 開發者圈裡似乎跟不存在一樣,而這點也削弱了用戶升級系統的誘因。

另外,大家都知道 Windows 程式向來不注重 "圖示" (icon) 的設計,因為程式捷徑多半藏在開始功能表裡,所以只要能提供辨識就夠了,而動態磚更是進一步弱化了圖示的存在,可說是遮羞的最高境界,但是第三方開發商不配合也沒辦法 (攤手)。


2. 多工介面


毫不保留,Windows 8 的多工介面絕對稱得上最先進且最流暢的多工設計,而且它還不光是切換速度快,還可以像上圖一樣將螢幕分成兩塊,以該程式的部分介面來執行,"以移動系統來說",這算是絕無僅有,如同動態磚一樣,同樣的事情 Windows 做得更多,而且相較於 Galaxy Tab 那愚蠢的四格漫畫,Metro UI 版的分割螢幕就是他 X 的有型!

不過,如同動態磚的遭遇一般,真正理想的 Metro 式多工也需要開發者們的配合,因為分割螢幕中顯示的內容為該程式的部分內容,也可說是該程式的精簡版,而理論上這一點必須由開發者自行規劃。在這裡我想特別聊一下關於兩個 Metro 程式分割螢幕的設計,有實際用過的人應該會發現那兩個程式分佔螢幕的比例是不固定的 (示範影片),你可以任意決定大小。於是很多人對此非常不屑,因為一個程式的內容跟其所佔有的螢幕大小 (解析度) 有很大的關係,像 iOS 就是以此維持 App 的使用體驗。但這點在 Windows 8 上不見得適用,因為 Metro UI 的介面設計非常特別,它的 App 有很好的 "橫向延展性",像下圖即為一例,如此一來除了在心理層面上讓用戶對右側半露出來的內容充滿期待之外,也完美地與 Windows 8 的多工設計相互配合,實在厲害。


然而,這項功能過於 "移動系統化",因為對於桌面系統來說,程式多工執行是理所當然的,而分割螢幕的第三方軟體百百種,加上連 Windows 7 自己也提供了 Aero Snap 功能,相較之下使用傳統桌面系統的用戶當然覺得這種分割螢幕的把戲只是擾民而已,為什麼說擾民呢?因為使用傳統桌面的人理論上是可以完全不理會 Metro 程式在搞什麼鬼,但 Windows 8 為了要推廣 Metro UI,所以某些系統內建軟體都只有 Metro UI 版,也就是說當你打開某類文件或開啟某項服務時,就會被迫在傳統桌面與 Metro 介面間來回切換,相信我,這絕對是極差的使用體驗,特別是拿 Windows 8 當工作平台的人肯定心有戚戚焉。我舉個例子,比如說 Windows 8 "終於" 內建 PDF 閱讀器,但當然是 Metro UI 版,所以若想在編輯文件時開啟 PDF 檔互相參照,你的生產力就會頓時下降到平板的等級,在這個處處求快的年代絕對會讓你發飆,而網路上也有人根據這可笑的設計釋出解決方案 -- 修改預設 PDF 閱讀器成傳統桌面版 Adobe Reader


所以 ....?


上面講了一大堆 Windows 8 的壞話,其實始作俑者就兩點:
  1. Windows 改版太緩慢
  2. 桌面系統不該跟移動系統混在一起
以移動系統來說,Windows 8 是非常優秀的系統,若是站在 "以移動系統出發,有需要時還有傳統桌面支援" 的角度來看,姑且不論微軟錯估局勢在先,其實 iOS 及 Android 都很難成為它的對手,但是一考慮到全時使用傳統桌面的用戶,它的設計就完全白費了,而只剩下負評。題外話,最近連 The New Yorker 都戲弄它,甚至很多人都當真了,微軟實在應該更積極點提升自己的形象。

據說 Windows 9 快要登場了?我個人是給予正面支持的,只希望微軟能再仔細思考兩個操作模式間的融合,並且盡一切手段拉攏第三方開發者在此平台耕耘,若沒有充足的第三方 Metro UI 程式支持,遲早還是要掛點,而用戶照樣死守 Windows 7 或 XP,如此一來就可惜了這樣一個好作品。

最後,我想跟 T 客邦 "期待能在 Windows 9 上看見的 5 項改變" 一文的編輯說一聲:你何必期待呢?去 Apple 經銷商拿出卡來刷一台不就好了?多想點適合 Windows 的設計吧,它的基礎至今還是很落後,有太多東西可以 "期待" 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