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魔球 (Money Ball) 觀後感


這部片在兩個月前下檔,當初聽說是部好片,所以我趕在它下檔前去看了,果然堪稱經典。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種真人真事改編或半紀錄片的電影,看完了之後感觸很深,但一直拖著沒寫心得,想說再不寫可能永遠都不會寫了,故趁著週末假期開始寫這篇拙文。

無庸置疑地,"魔球" 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棒球電影 [1],而我本身並不是棒球迷,對於 MLB 的認知也僅限於皮毛,那些球星我幾乎都不認得,甚至我根本不知道有 "勝利者" 這一隊!(就是主角待的那一隊 .... 囧) 不過這部電影我依然看得津津有味,因為它想傳達給大眾的東西並不需要有美國棒球的知識背景。

以劇情來說其實相當單純,清楚地反映出美國棒球界的生態,就是球員的買賣 [2]。電影從勝利者輸掉冠軍賽開始,賽後隊上的球星紛紛被其他有錢的球隊買走,球隊的正編陣容出現極大的漏洞,可是一次要彌補三個球星的空缺談何容易?於是球隊的總經理比恩 (也就是主角,如圖左) 拼了命地四處奔走,想去別的球隊挖角其他有名的球員。可是好的球員哪會輕易地離隊?除非球隊自作主張把他賣掉,不然就是想挖角的球隊給予更高的薪水,當然,上述兩個條件對比恩及球員們來說都是不可能的。

但是,事情在某一次的球員交易中有了轉機。比恩在交易中遇到一個耶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彼得 (如圖右),這個沒打過棒球的小伙子,在交談中居然能提出一套完全不同的棒球 "理論",於是比恩就將他挖到自己隊上當他的助手。當然,對於實際打過棒球的老手來說,光用 "數據" 及 "理論" 怎麼能找到好的球員?而又怎麼能贏球?但是以目前球隊的困境來說,比恩決定相信這個異想天開的小子。我永遠記得彼得說的幾句話:"你該買的是勝場,而不是球員"、"美國棒球界裡有成千上萬個球員因某些原因而被低估"、"我相信在這麼多個被低估的球員中,一定有我們能買得起的勝利方程式" 然後就按照傳統 .... 一開始受到大家的反彈,教練也不肯配合,於是比賽的成績就很慘,但在比恩的強制執行下,球隊漸入佳境,最後締造 N 連勝的輝煌戰績,甚至還打破了 MLB 的連勝記錄。最後,即使輸掉了冠軍賽,球隊的最大功臣比恩依然變得非常有名,連紅襪隊都來挖角他,但是比恩拒絕了高薪的挖角,決定繼續留在勝利者隊玩他的 "棒球遊戲"。

=======================

我個人認為,這部片子從片名就值得大家細細玩味,"Money"ball?這啥意思?而台灣的翻譯片名更為經典 -- "" 球,又為這部片的深度增添不少,意指 "Money is Magic",換作我們東方人的說法,就是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部電影除了敘述勝利者隊那段不尋常的歷史,諷刺當年美國棒球界對於 "球星" 的迷信亦為主旨之一 -- 球員的價值不應該只用錢來衡量一個球隊的強弱不應該只是錢的多寡,因為很多人都在不對的位子上

我看了之後感觸很深,因為 .... 台灣的業界不就是這樣?有幾個老闆或主管真正了解自己的員工?有多少人在不適合的公司做著不適合的工作?更別提有多少主管是只看學歷及有沒有喝過洋墨水在挑人的。"魔球" 這部電影明白地指出 "知人善任" 的重要,只要有能力就用,不管他是怎樣的人。每間公司裡都可能有很多不起眼的員工,他們並不是平庸無能,只是被老闆放在不適合的位子上罷了。至於 "Money" 的部份,我個人就在某產業中最 low 的公司裡,人才流失這種事情看都看膩了,常常有人問我 "為什麼會來這裡"、"什麼時候要走",公司有這種結果也不意外,因為不賺錢,付不出令人滿意的薪水,於是流動率就高。但是,正如我前面所說的,招不到台清交等校的高材生又怎麼樣?能不能挖掘出每個員工的能力才是關鍵,自甘墮落誰都救不了你。不幸的是,很少有公司能做得到,而且就我對台灣業界的感覺,台灣業界的大公司一點都不珍惜員工!(反倒是小公司 .... 奉勸各位,千萬不要有 "進大公司比較好" 的錯誤觀念)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彼得這個角色。基本上這個角色的存在有些尷尬,雖然演員演得很好,光看電影也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但是有興趣的人不彷看看其他網友寫的影評或心得,居然對彼得這個角色著墨甚淺!如果你跟我一樣不是棒球迷,應該會覺得很奇怪,彼得明明在勝利者隊的脫胎換骨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為何很多網友及影評人都當他不存在?原因在於 "魔球" 這部片本身算是半部歷史故事,而彼得這個角色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所以那些寫影評的專家們當然不把他放在眼裡囉~


那為什麼導演要刻意創造出這樣一個角色呢?實際的原因我並不清楚,但我想可能是為了 "戲劇張力",因為光靠比恩一個人的奮鬥或突發奇想而成功,未免太過無聊,加入一個沒打過棒球、只會用數字及理論的優等生來製造反差,可以讓整部片的深度增加不少。另外,兩個人的並肩作戰比起一個人的孤軍奮戰更能增加說服力,以避免 "剛愎自用" 的感覺,而這個點子也的確得到了極佳的效果。

總括來說,"魔球" 這部片可說是難得一見的佳作,特別是結合史實及一些戲劇效果,廣受好評不是沒有原因的。除此之外,此片的最後提到紅襪隊來挖角比恩,這也是很有趣的橋段,因為那時紅襪隊仍處於 "貝比魯斯魔咒" 之中,一直無法贏得世界冠軍,雖然最後比恩拒絕了紅襪隊的邀請,繼續留在勝利者隊服務,但紅襪隊使用比恩 (在片中應該是彼得) 的棒球 "理論",終於在 2004 年奪得冠軍,這也象徵著勝利者隊的勝利模式讓以往的球星迷信有了轉變,或者說勝利者隊的蛻變改變了美國棒球界!我想,儘管勝利者隊沒有拿下世界冠軍,但它絕對可在美國棒球史上記下一筆,或許,這已經達到它的目的了。

最後,來聽聽這部片的主題曲 "The Show":



附註
1. 坦白說,在我沒看到海報之前,光聽中文名 "魔球",我還以為是科幻棒球電影,像是主角有超能力或某撇步而能丟出某種詭異的球路之類的 .... 當然,如果真是那樣,評價絕不會那麼高,而我可能也不會去看了。
2. 題外話,當初中職的 "叛將條款" 之所以被罵到翻,就是因為球員的買賣及跳槽在別國是很常見的事,在台灣居然有罪!雖然說外國人這樣做不代表這件事就是對的,但是中職 (或者說 ... 棒協) 的處理實在是太超過了。不過,這個條款的訂定已經將近十年,現在是怎樣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