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班加到快往生了,故很久沒發文吐嘈一下咱們的科技界,這次就來簡短地閒聊一下近期發生的一則新聞。在進入主題之前,我想先問大家一句:
"對於一個作業系統,最重要的是什麼?"
我不打算直接討論這個問題的答案,讓我們來看看所謂的 "主題" 新聞 -- Ubuntu for phones 問世。
看起來很厲害,但這類新聞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因為非主流的作業系統有一大堆阿,比如說前陣子有人在討論的 Firefox OS 也是類似的作品。
比較有耐心的人也可以參考這部影片
感覺如何?系統美觀?開機速度快?前途無量?但若我說這些玩意可能都是曇花一現,你相信嗎?
一個作業系統能不能成功 (生存),什麼最重要?技術領先?效能卓越?介面美觀?其實都不是,重點是在於:
它能不能賺錢 。
是的,很現實,如果一個東西不能帶來營收,這種東西誰玩得下去呢?要維護一個大型的軟體可要花費不少的人力物力,在沒有特定金主的前提下,沒有營收誰要去做?君不見每次我批評 Linux 的時候,總是會有網友出來哭哭,說他們是用工作之餘的時間來維護,完全是無償付出,要體諒他們的辛苦阿 ~ 所以有沒有看到 Linux 始終就是乏人問津 [1],品質怎麼樣我懶得說了,重點是它沒錢賺,所以幾乎不會有廠商幫它打廣告,多數人不知道它,而社群的網友不管再怎麼努力推薦,影響力還是微不足道,何況還常常被軟體品質打臉,如此如此惡性循環下去。瞧瞧同樣是基於 Linux 的 Android,為什麼情況大不相同,除了有 Google 招牌之外,"錢" 途才是更大的誘因。
然而,自由軟體的宗旨本來就註定事情會變成這樣,而這個世界也的確需要這些開放源碼的東西,所以上述的批評有點過於極端。但是,要馬就像 Tizen 這樣,"沒人用但沒死",只是給這個世界留下一個開放源碼的選擇,如 Linux 及 BSD,不然就應該要以賺錢為目的,制定好商業模式,吸引使用者及開發者在此平台上發展,不然開發這種系統是吃飽撐著嗎?那麼,一套作業系統是否賺錢是取決於何呢?收費?嵌入廣告?跟硬體商的配合?其實上述都是,但就移動平台這種特殊的生態,重點在於:
應用程式的質與量
應該有人會覺得 "阿不就是用戶人數的多寡?" 非也,比如說 Android 就是標準的反例,它的用戶數那麼驚人,但其實並沒有賺到同等比例的營收,幾乎可以說是薄利多銷了,更殘酷的是,若把硬體商的利潤去掉,光靠 Android 本身帶來的收入簡直是微乎其微 [2],何況還要扣掉支付給其他公司的專利費。所以,為什麼 iOS 的用戶數少於 Android 用戶,但多數軟體開發商還是優先考慮 iOS 平台?原因顯而易見 -- 它能賺錢。不管是用戶數量、App store 的防盜版機制、iOS 產品線的單純性,以及 iOS SDK 的易用性,都使得開發者認為 -- "這筆生意雖然不見得好做,但至少血本無歸的機率比較低"。然後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良性循環,應用程式的質量及用戶數都上升,而本身免費的 iOS 帶動硬體的銷售,於是這個作業系統就可以帶來不少的營收,而且與日俱增。
OK,儘管 Android 系統帶來的利潤與用戶數不成比例,但數目還是不小,而且用戶數也多,所以它還算混得不錯,可是其他的作業系統呢?
- Windows Phone 8:用戶數少、應用程式少、SDK 也對開發者不夠友善,即使主打功能 "動態磚" 相當令人驚豔,但還是有機會消失於市場中。幸好,在趕鴨子上架之 Windows Phone 7 的犧牲下,久違的 Windows Phone 8 與 Windows 8 有很緊密的整合,可藉由 PC 廠商的硬推,將 Windows 8 用戶拉進 Windows Phone (使用者體驗如何姑且不提)。此外,X-box 的遊戲資源也可以幫上不少忙,但系統本身距離成熟還有一段路要走,而是否會受到用戶及開發者的青睞還有待觀察,畢竟大家已經習慣手機上不能跑 M$ Office 了。
- Blackberry:在 iPhone 出現後,加上 Android 的搶市,這個商務手機龍頭至今已經猶如風中殘燭,由於沒有好的應用程式取得方式,甚至我覺得 Blackberry 根本有恃無恐不擔心這個,在應用程式少之又少的情況下不斷流失客戶 (當然還有別的原因),現在除了割捨不下實體鍵盤的商務人士之外,基本上已經沒有其他用戶了。
- WebOS:也是相當成熟的作業系統,前身為 Palm OS,算是移動裝置界的老前輩了,可惜錯估後來者的實力,沒有適時搶到市場優勢,節節敗退之下最後賣給 HP,而 HP 也沒有將之好好地運用,甚至連跟自家其他電子產品的整合都沒做,結果大家都知道,最後終於被 HP 放棄。
1. 從零開始
對於移動平台這樣成熟的領域,任何從零開始的後進者都必須在痛苦中成長,甚至最後還中途夭折。為什麼呢?因為操作方式不同,甚至 CPU 種類也不同,軟體必須重新設計,以往的第三方程式也幾乎都要打掉重練,相較於其他前輩,不管是使用者或第三方軟體開發者都不見得有膽量或時間投入其中。
2. 沒有明確的上市日期
移動系統跟一般電腦不同,你是買不到空機的!這裡的 "空機" 並非指無綁約,而是無作業系統的機子。所以,想推這些系統就一定要有預裝的硬體產品 (自己刷機?別鬧了宅宅),可是至今都沒有明確的時間表,而裝在 Galaxy Nexus 裡的 Ubuntu for phones 又爛到不行,那種效能有哪家廠商或開發者願意投資?
=================
OK,一定會有人說 "自由軟體不同!不能這樣分析!而且 Canonical (Ubuntu 背後的金主) 算是比較有心推廣的公司,至於 Mozilla (Firefox 的公司) 早已有這麼多的用戶 ...." 可是,Ubuntu for phone 號稱要跟某手機廠商合作,至今依然沒有消息,連樣品機都沒有,而且那介面簡直比 Android 還複雜 ...... (最後一點是我個人感覺);Firefox OS 除了讓我覺得很新奇之外,我想不透誰會實際地使用它當日常使用的手機系統,仰賴大家自己去刷嗎?那它想必只能存活在被淘汰的舊 Android 機子裡了。
唉,其實不過就是兩個即將乏人問津的玩意,也犯不著寫這麼長一篇廢話,只是看著它們的新聞及宣傳影片,還有網站裡供免費下載的 SDK ..... 坦白說一句,都是做心酸的啦 ....
所以,為什麼應用程式被我稱為 "作業系統的絕對領域"?因為它們就是作業系統的資產,整個生態圈相輔相成,一同成長,外人無法擅入 [3],如果一個作業系統沒有第三方程式的支援,或者說,沒有讓人為其開發軟體的誘因,這個作業系統就跟沒有護城河或城牆一樣,最終就是凋零的份,從古至今這麼多例子,到這年頭還能看到廠商重蹈覆轍,實在是令人不勝唏噓阿 ... [4]
附註
1. 就算有在用 Linux,常常也是以客制化系統的方式使用,所以多數人都不會發現。
2. 可能只有 Google 賺的廣告費比較能拿上檯面,但諷刺的是,Google 從 iOS 賺的廣告費比 Android 貢獻的還多。
3. 像阿里雲 OS 這種例外就先不提了,有興趣的人可以查一查這個山寨作品的資料。還有,Wine 之所以被 M$ 視為眼中釘,就是因為它明目張膽地踩到 Windows 的地盤啦 ~
4. 之前有位朋友說 hTC 應該發展自己的作業系統,事實上他們的確需要這方面技術,但造出一個系統就不必了,因為成品一定是等死的份。
剛看文章前面時,我以為答案會是 UI 以及 App,沒想到答案這麼單純!!!!真是精闢見解的好文...
回覆刪除結論是真的很單純,本來只想寫篇短文,結果一多嘴就變成一大篇了 ....
刪除我覺得 UI 設計不是問題,因為人各有所好,反倒是 App 數量及用戶數才是最重要的。
同意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