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日 星期日

來聊聊軟體的訂閱制


"訂閱" (subscribe) 是人們自古以來就存在的一種購買方式,最初的構想也很單純:某個東西我要定期且持續地購買,那為何不制定一種商業模式讓消費者可以自動地買到呢?於是 "訂閱" 一詞就此誕生,既方便了消費者不說,也給業者持續穩定的收入,是一種雙贏的商業模式。至於為何叫訂 "閱" 呢?是因為這樣的消費行為大多發生在報章雜誌等刊物的購買。

在數位時代前,一切都是使用者付費,大家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但進入數位時代後就完全不同了。數位檔案的複製品跟正品是完全一樣的,不存在盜印的品質下降問題,所以數位檔案的盜版就變得越來越猖獗,而且日子久了,人們對於使用盜版檔案的罪惡感也越來越低,甚至有人覺得沒什麼不對,"強烈堅持" 不付費 (默)。我自己的電腦裡也無法避免地有盜版的檔案,不過都是五到十年前通過謎樣手法取得的,比如說盜版音樂,而盜版軟體早就完全沒有了。隨著數位檔案的消費模式改變,取得正版檔案的管道越來越多,其費用的下降及付費方式的改良 [1] 都讓盜版的氾濫得到了控制,也算是讓這個世界越變越好。


當然啦,業者跟消費者都是人,人性如此,除了讓消費者心甘情願掏錢購買正版,防範盜版的消極方式也是要有的,數位檔案的防盜版機制很多,最有名的當屬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DRM 就像一把加在數位檔案上的鎖,只有經過註冊的帳號及軟體才可以打開,充分保障了內容創作者的權益,這部份我在電子書相關的文章裡提過無數次了,有興趣的人請考古。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DRM 的使用犧牲了傳播的便利性,有些創作者並不在意一定程度的自由傳播,推廣他們的作品理念可能跟賺版權費一樣重要。另外,由於播放軟體被 DRM 限制住,首先就降低了對全平台支援的可能性,因為支援的平台完全由業者決定,比如說在 Linux 上要怎麼聽從 iTunes store 購買的音樂 [2]?再者,播放軟體的品質良莠不齊,則造成使用體驗就像抽六合彩,一旦軟體爛掉了,消費者沒有任何方法補救,例如四年前我看到 Kindle App 在 App store 上的一堆負評,根本就不想下載,當然也就不跟 Amazon 買電子書了 [3]。


從上可知,DRM 是一個完全 "販賣者" 取向的產物,它有用,但讓消費者不爽。因此兩種新形態的販售模式因應而生:內購訂閱制 (訂閱制在 App store 中也被歸類在內購裡,但此處將買斷的內購及訂閱的內購分開討論)。內購 (In-App Purchase) 的風氣可說是 App store 帶起來的,從字面上看就可知它只用於軟體。雖然 DRM 還是存在,但此類軟體常常價格非常低廉或是免費,而內購只是將軟體升級為專業版或完整版,其實跟以前一次買斷還是很類似的,只是給了消費者體驗初階版的機會,如此可以增加消費者購買該軟體的信心。不過內購制比一次買斷更為優秀的地方在於業者可以持續提供新的素材與功能,讓消費者不斷地消費。比如說一堆手機遊戲的人物裝備就是這樣賣,即使把系統破解裝了盜版也沒用,這種內購的東西沒盜版可裝,一來解決了盜版的問題,二來提供了消費者持續升級軟體的機會,而且不升也不會怎樣,就繼續用舊版或初階版本。所以,我個人非常喜歡內購制的軟體,只要那錢花得值 (有的軟體滿滿的內購清單,不能說它不值,但觀感就很差了,平衡很重要),既以實際行動支持了開發者,也不會有被軟體綁架、不升不行的不悅,最後,還避免了那些嘴邊掛著 "花錢買幹嘛,裝盜版就好啦" 的傢伙的冷嘲熱諷。


相較於內購制,訂閱制的評價就非常兩極了,也是我這篇文章要討論的重點。如同前文所說,"訂閱" 是自古就存在的一種商業模式,初衷非常簡單,就是將定期購買的行為一次打包,而部分業者還會給一些優惠之類的東西,比如說贈品或是打折。在數位時代裡,訂閱制也有一段很長的歷史,比如說 Dropbox 及 Evernote 的訂閱服務,消費者可以選擇不同的訂閱方案,以取得不同大小的網路硬碟或檔案流量。另外,數位音樂及影片的訂閱也是行之有年,比如說 Spotify 及 Netflix 都是如此,只要付一筆訂閱費,就可以任意地聽線上音樂或是電影及影集,但不能下載保存。相較於一次性買斷,有些人更喜歡數位內容的訂閱制,原因在於很多音樂及影片其實只有一次觀賞的價值,除非是經典老歌,消費者在面對眼前多如牛毛的專輯時,很多歌就聽那麼一兩次而已。至於電影及影集更是如此,所以 iTunes Movie Rental 的租借服務才會這麼受歡迎,而訂閱制的費用相較於內容的購買單價是低廉很多的,也就產生 "非常划算" 的滿足感。撇開資源多寡的外部因素,數位影音訂閱制大受歡迎一點都不奇怪,即使我猜大多數人根本沒有充分用到與訂閱費等值的數位內容。

相信看到這裡有人已經發現了訂閱制服務的共通點,以下我將其個別討論,且分析一下為何訂閱制實行在一般軟體上會有兩極化的表現。


需連結網路服務
從網路硬碟到串流影音,每一個都需要連網到遠端伺服器下載檔案,而維護伺服器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所以要使用者定期付錢也不奇怪了,更別提那些數位影音提供者,支付給創作者的版權費可是永無止盡的開銷。反之,如果一個軟體沒有這樣的特性,就會讓人感到不爽,比如說 "小章鱼 - 笔记本·记事本·备忘录" 這類工具軟體,又不會給開發者造成額外的成本,就算有網路同步功能也是用蘋果的伺服器,這樣還搞訂閱制當然讓人在背後嚼舌根。消費者能理解開發者的勞動成果不該是無償的,但應該取之有道,比如 "Card Diary" 至少還保留一次買斷 (永久訂閱) 的選項,至於貴不貴就見仁見智了。有人會說 In-App Purchase 的內容是放在開發者自己的網路伺服器上,所以也是有連網成本啊,但那人沒說的是,那些內容一旦購買完就不會再連線了,若要說使用者付費也早在內購的時候付過了啊!難道我去實體店買完東西還要定期分擔你店裡的水電費?

當然,有時候只看事物的表面是有失公允的,例如在對岸頗負盛名的 "白描" 有在 App 內使用百度的 OCR API,據開發者說這筆開銷其實不小,雖然白描只有內購方案,但就算是開啟訂閱制,開發者也絕對有底氣做這件事的。


定期內容或用不完的海量內容
前文一直沒提到數位雜誌的訂閱,其實這類商業模式一直存在,很像過去紙本雜誌的訂閱,蘋果在 iOS 5 推出的 Newsstand 更是把各家雜誌 App 的訂閱歸納整理 (請見舊文),整體達到一個小高峰 [4],但不知為何後來一直不溫不火。久而久之,"一個訂閱費無限享受" 的商業模式更受到消費者歡迎,所以數位影音崛起都是使用這樣的模式,連蘋果都推出 Apple News+ 試圖創造雜誌版的 Apple Music。

上述的服務看似不同,但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可以定期提供新的內容給消費者,那當然應該定期付錢啊,一點問題都沒有。可是我們來看看大部分採取訂閱制的軟體,是有定期更新嗎?(不要把 Facebook App 那種把軟體越餵越肥、看不到改進、比直接改版本號還糟的垃圾更新稱為更新) 大部分的開發者都沒有辦法做到,我也就不舉例了。即使有更新,更新的內容值不值訂閱費?這就更傷感情了,跟訂閱報刊及影音內容完全不同。所以若沒有使用其他網路服務的成本,消費者在訂閱期間幾乎什麼也沒有得到,憑什麼持續不斷地付錢給開發者呢?


價格低廉
軟體訂閱制的始祖是誰不好說,但 MS office 及 Adobe Creative Cloud 絕對是其中的開路先鋒。先說 MS Office,這貨對於打擊盜版及線上驗證的功夫簡直玩得爐火純青,由於價格高昂,多數人都使用校園或公司的大量授權版,於是微軟就搞起線上驗證的破事 [5],之後更推出了 Office365 的訂閱服務 .... 反正我是決不願意花這麼大一筆錢去訂一個我不是每天都會用到的東西 (不好意思我現在只用 iWork 及 Libreoffice)。相對地,我比較同情 Adobe Creative Cloud 的誕生,因為 Adobe 軟體的盜版率已經高到難以置信的地步,弄成訂閱制打包服務可有效緩解這樣的情況,而且由於 Adobe 系列軟體一直都貴得很誇張,所以改成雲端訂閱制之後大受歡迎 (事實上有點出乎我的預料),因為使用費一下子降低了很多,而且隨時可用上最新的 Adobe 軟體。

所以重點來了,訂閱制若要不落人口實,除非你能定期提供新內容給客戶,不然至少要讓訂閱費遠低於一次買斷費用,上述兩者都符合這個論述,即使我說 Office365 訂閱費很貴,但原本的 Office 零售價更貴啊!然後我們來看看其他的訂閱制軟體,幾乎每一個都有著 "訂閱費跟軟體單價差不多" 的問題,像 AnyDropParallel Toolbox 這種超高的訂閱費早就在網上被噴爆了,你要說軟體單價實際更高?好吧,那更是謝謝再聯絡了。此外,由於訂閱制總給人一種 "趕緊用,不然就虧了" 的壓力,所以消費者會對價格更加地敏感,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只是 "租" 了一個軟體,並沒有實際擁有它。


結語
說到這裡,可以知道我個人是很不喜歡軟體訂閱制的,但是對於網路硬碟、串流影音及定期給消費者新乾貨的軟體,我不僅同意且認為訂閱制必須存在,而我反對的僅是那些濫用訂閱制的軟體,可惜的是這部份佔了很大的比例。我在多年前寫過一篇文章 "App store 風光的背後",裡面提到同家公司類似名字的 App 一直推出的問題,原因就是 "免費更新" 的制度造成開發者沒有後續的收入,過了幾年我們看到軟體的訂閱制,貌似解決了問題,其實一點都沒有。訂閱制逼得消費者必須不停地付錢,不見得比較便宜且不見得能得到等值的內容,進一步澆熄了很多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比起一次性買斷給人的感覺還要糟得多,更別說還有一大堆免費或自由軟體的競爭,我為什麼要入你這個坑?回頭看看我在第一段中提的傳統訂閱,到了軟體市場可能從雙贏變成雙輸。

我的觀點還是跟以前一樣,"付費更新" 制及更完善的版本控制可以解決一切,不管有沒有上架 (Mac) App store,實現較彈性的內購都不該是問題,為什麼不做?



附註
1. 付費方式的改良有多重要,看我的舊文 "Bittboy 玩耍心得" 便知。
2. 請注意這裡指的是一次買斷的音樂檔案,不是 Apple Music 串流服務,雖然結論差不多。
3. 剛剛看了一下,好像現在的評價還不錯 (汗)..... 是的,我有 Kindle Paperwhite (請看舊文),但我從來沒有在 Amazon 上買過任何一本書,我所有的電子書檔案都是免費自由傳播或是其他平台買的 DRM Free 電子書。
4. 說來有趣,iOS 5 的時候還沒有軟體的訂閱制,而這些報章雜誌的訂閱是使用 "In-App Subscription" 這個詞,其實用在現在的軟體訂閱制還挺適合的 ....
5. 說一件今年七月發生的真實案例,我跟同事去紐西蘭開會,他的 Powerpoint 到了演講會場無法打開,因為那邊的 WiFi 有問題,而他的筆電沒辦法上網作線上驗證,於是就完全不能使用,酷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